当前位置:本站首页新闻频道本站新闻网络新闻

清明时节雨纷纷

[ 推荐:★★★☆☆┋作者:未知┋来源:网络┋发布:水月一笑天┋发布:2010年4月6日┋阅读:9737次 ]


——由一首小诗想到的中国古典式氛围 
        在中国的古诗中有一些小诗是非常朗朗上口,并且有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声名的,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等,因为它所表达的意思明白如话,却又可以从某个角度打动人们的心绪,所以便有了千古之下的声名。 

        杜牧有一首《清明》,想来也是差不多只要识得几个字的中国人都会熟知的,诗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在几乎所有的儿童读物中只要有古诗词的,好象都要选上它,画家也爱为它画上一幅画,最后一句的“杏花村”更是成了中国酒家争抢的招牌。 
        全诗在语言上浅白如话,没有用任何的典故,也找不到一个装饰的词,纯是白描,连语序、句子也好象极其平易,先写时令气候,次写人物心情,末两句则是行人与牧童的简单对话,平平常常的一首诗,好象并不是什么大手笔,却有着让许多好象写得很深刻的诗不能比及的独特的魅力。 
        中国古诗中常有着一些看亿普通却又寓意深刻的词在其中起着拨动心弦的作用,好比月圆时的“明月”有着思乡的愁绪,河边的“杨柳”暗示着离别或者屈辱,“秋”则被裹上了一层厚厚的悲伤与颓废。同样在这首诗里也有几个词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情感氛围。 
        首句的“清明”一词,不仅指明了时间,而且也暗合着是一个全家人团聚在一起、郊外踏青、合家扫墓的日子,忽然却又有“雨纷纷”式的无限惆怅,把这种气氛界定为绵绵不尽的无限烦忧,而下一句中的“行人”更是暗示着这种烦愁的由来。古诗中常见的一个主题便是游子的“乡愁”,无论是远赴边疆的征夫,四处游学的士子,在外谋事的官宦,还是外出谋生的商贾,他们都有一种漂泊无定的无家感,家乡那昏黄的灯光、温柔的妻子、熟悉的乡土味道,始终呼唤着他们魂兮归来,然而在这清明佳节中,他们却仍不能有在外奔波,当纷纷细雨飘洒在身上的时候,“行人”又焉能不“断魂”? 
        “清明时节”与“雨纷纷”、“路上行人”相反相成地构画出一个令中国人熟悉的“断魂”主题,那就是“乡愁”,这种乡愁是古往今来人所共有的一种情绪。古人对温馨家园的怀念,现代人对无家感的恐惧,都会使人对这两句诗产生共鸣。于是人们便需要一种“乡土”的替代物来抚慰心灵的空虚感,以除却心头的孤寂与凄凉感,而当这种替代物一时找不到的时候,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便是——酒。曹公孟德有诗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酒便是解忧的一剂“良药”,使人暂忘却痛苦与烦恼,陶醉在恍惚朦胧之中,所以这个“行人”要问“酒家”何在。 
        “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句,每个词都富有暗示意味,“遥指”,便说不在近处,于是这种距离就产生了一种隐隐约约的诱人的吸引力;在中国国画中好象也正是好勾勒这样若隐若现、迷迷茫茫的图景的。“牧童”与“杏花”两种乡间常见的意象,则暗示了一种熟悉与亲切感。行人在外,眼中所见尽是陌生的物事,而生疏正是引人孤独感的重要因素。所以当行人看见牧童,问了牧童,顺着牧童所遥指的方向望向那片灿然的杏花,想到那里还有一个酒家时,他那种孤独、寂寞的心灵便得到安慰而油然产生一种熨贴的愉悦感。 
        借助读者心中积淀着的象征联想,《清明》一诗以普普通通的如白话的言语,唤起了人们共同的乡恋与乡愁,唤起了人们渴望抚慰与温馨的心情,并给人们一种可望可及的亲切归宿感,使人们在这二十八个字中体验到了相当丰富的情感内涵。 
        这就是中国的古典式氛围,由几个熟悉的意象组成的一种独特的中国古典式的情结,让千古之下的人们读它的时候,不因它的简单而觉得无味。

上一页  [1] [2] [3] [4] [5] 

复制此文】【打印此文】【关闭窗口】【字体:

 上一篇:清明节扫墓及祭祖的习俗知识
 下一篇:随缘 知足 开心 快乐